教学目标:
人类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文化地理学就是研究人类文化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具体地,研究人类文化活动地域系统的形成及其发展规律。如,揭示文化事物和现象的地域分布、地域组合、空间差异及空间演变的地理特征及其规律。
人口是指由各种关系纽带联合起来的个人的集合体。
人口地理学是研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口增长、人口构成、人口分布和人口变动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其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的学科。
第一节 人口的增长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动受两个方面的综合影响。一方面,受人口数量的自然增减变化过程的影响,即人口的自然变动;另一方面,受人口迁移流动的影响,即人口的机械变动。主要介绍人口的自然变动。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人口自然变动的含义
人口的自然变动指在出生和死亡相互作用下的人口数量的自然增减变化过程。人口的自然变动可以近似的看作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的变动。
2、人口自然变动的度量指标
对人口的自然变动一般采用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来进行描述。
(1)相对指标:用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指某一地区范围内的人口在同时段内,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之差。它用以表示人口增长的强度。
(2)绝对指标:用某一时段内出生的人口数量和死亡的人口数量之差表示。它主要表示人口变动的规模大小,但不能表示在不同人口基数条件下人口自然变动的强度。
一般情况下,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结合使用,来表示一个国家人口的变动情况。
二、人口出生与人口死亡的度量指标
1、人口出生率指标
(1)人口出生率(‰),指某一地区一年内的出生人数同平均总人数的比率。
(2)育龄妇女生育率指标
育龄妇女,指15-49岁的全体女性人口,而不考虑其婚姻与生育状况。具体有三个指标。
1)一般生育率(‰),活产婴儿数与育龄妇女平均人数的比率。其反映一代育龄妇女的生育强度。与人口出生率的关系如下:
2)年龄别生育率(‰),一年中某一年龄(或年龄组)妇女的活产婴儿数与该年龄(或年龄组)妇女平均人口数的比率。反映生育率在不同年龄之间的分布或差异。 一般来说,生育高峰年龄约在20—30岁。椐统计发达国家峰值在27岁左右,发展中国家在22岁左右。
3)总和生育率,在年龄分组组距一岁的情况下,各年龄组年龄别生育率之和。 即:
总和生育率为2.1时,即意味着一对夫妻生育2.1个子女,扣除死亡机率,正好维持世代更替。高于2.1时,人口数量趋于膨胀,低于2.1时,人口数量可能趋于减少。
2、人口死亡率指标
(1)人口死亡率(‰),指某一地区一年内的死亡人数与平均总人数比率。即
(2)年龄别死亡率(‰):一个时期内某年龄(或年龄组)的死亡人数同该年龄(或年龄组)平均人口数的比率。反映不同年龄阶段人的死亡机率的大小。
(3)死亡人口平均年龄:一个时期内死者年龄的总和同死亡总人数的比值。
三、影响人口变动的因素
人口的自然变动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也受经济基础甚至上层建筑领域的因素的制约,如生产力水平,经济 发达程度,生活水平,文化教育水平,妇女地位,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状况,劳动力状况,医疗卫生条件,婚姻生育观念,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观念,风俗习惯,传统文化,国际局势,民族关系,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
具体地,从影响人口出生和人口死亡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影响人口出生的因素分析
(1)人口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
在性别构成中,女性人口比重高,则育龄妇女比重高,则出生率高,反之亦反;不同的年龄构成,则育龄妇女占总人口的比重差异大,则出生率差异大。一般地,人口年龄构成轻,则生育旺盛年龄的妇女比重高,出生率高,又会导致人口年龄构成趋轻,形成人口出生率高的恶性循环。
(2)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对人口出生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人口的生育行为和生育观念而影响出生率。表现在:
1)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影响人口数量的增减。
2)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对出生率产生较大的影响。
3)职业对出生率的影响
4)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保障程度
(3)文化因素。资料证明,人口文化程度越高,妇女参加社会工作的比例越大的地区,人口的出生率就越低,反之,亦反。因为一方面,文化程度高的妇女,受传统生育观念的影响较小,主张少生、优生,能做到晚婚晚育。另一方面,妇女参加社会工作比例高,她们在受教育、工作和抚养子女上在时间和精力上发生冲突,则倾向于少生。由于妇女生育旺盛期正好是学习和工作的精力旺盛期。
(4)人口政策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制定了生育政策,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两大类:
1)鼓励生育政策。在人力资源不足或严重老龄化的发达国家,以及某些地广人稀的国家,采取这项政策。
2)节制生育政策。人口压力较大的发展中国家,采取节制生育政策。
(5)其他因素。如婚姻(结婚、离婚、丧偶、分居、未婚等),宗教(鼓励或控制生育),风俗习惯等。
2、影响人口死亡的因素
(1)生理因素。生理因素指由人体生理机能决定的健康和寿命。一般来说,平均寿命长的地区,人口死亡率低,相反,平均寿命短的地区,人口死亡率高。
(2)病理死亡。病理死亡是和平时期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流行病、瘟疫,特别是传染病、寄生虫病等。这与科学和医疗技术进步、环境卫生条件、卫生设施状况有关。
(3)战争。战争可导致人口的直接死亡和间接死亡(战争引起的灾荒、饥饿、流行疾病、悲哀、屈辱等),使人口死亡率上升,人口数量明显减少。
(4)饥饿和营养不良。某些地区存在的饥饿和营养不良,导致大量人口死亡。
(5)自然环境与自然灾害。
(6)其它。如各种环境污染导致疾病发病率高,交通事故,其它事故等。
四、 人口转变理论与模式
1、人口转变理论
自然变动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兰迪的人口转变理论
法国人口的自然变动经历了 三个序列。
①原始阶段。特征:极高的出生率、极高的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
②中间过度阶段。特征: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二者较原始阶段要低)、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③现代阶段。特征: 起初死亡率持续下降、出生率维持不变、人口增长加速;后是出生率也开始下降、自然增长率由高变低。即 “低出生,低死亡,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三低型)。
(2)诺特斯坦和寇尔
诺特斯坦1944年,发展了兰迪的人口理论,把其兰迪的第三个序列又分成了三个阶段。即“高低高”阶段、“过度阶段”、“低低低”阶段。
寇尔对人口转变模式给出了数量界限。
|
原始静止时期
|
前现代时期
|
转变时期
|
现代时期
|
现代静止时期
|
出生率
|
5.0
|
4.37
|
4.57
|
2.04
|
1.29
|
死亡率
|
5.0
|
3.37
|
1.57
|
1.04
|
1.29
|
自然增长率
|
0.0
|
1.0
|
3.0
|
1.0
|
0.0
|
(3)布莱克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
将人口分布划分成五个阶段:
①高位静止阶段(High Stationary,HS)。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并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处于静止状态; ②早期扩张阶段(Early Expanding,EE)。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 ③后早期扩张阶段(Late Expanding,LE)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人口增长扩张至最快,尔后减速;④低位静止阶段( Low Stationary,LS)。死亡率和出生率先后降至低水平并重新达到平衡,人口增长再次处于静止状态; ⑤减退阶段(Dininishing,D)。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呈现负增长状态。
2、人口转变模式
虽然人口转变总的方向是一致的,但由于各国发展背景不同,演变的过程各有特点,可以划分出具有代表性的人口转变模式。
(1)西北欧模式. 代表了大部分发达国家。最早完成了工业化,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自发性过程,经过1个世纪,完成了人口模式转变。经济增长促进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功能也发生变化,导致出生率和死亡率呈现自然、平稳、缓慢地下降。
(2)日本模式。 日本产业革命较晚。整个19世纪处于高位静止阶段;19世纪末到二战前为早期扩张阶段;二战后进入生育高峰期,人口急剧增长。1948年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出生率急剧下降。20世纪50——70年代,进入后期扩张阶段,80年代进入低位静止阶段;预计2010年进入绝对衰减阶段。转变中采用了人为干预生育行为的措施,人口转变速度快,这一过程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3)布莱克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
将人口分布划分成五个阶段:
①高位静止阶段(High Stationary,HS)。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并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处于静止状态; ②早期扩张阶段(Early Expanding,EE)。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 ③后早期扩张阶段(Late Expanding,LE)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人口增长扩张至最快,尔后减速;④低位静止阶段( Low Stationary,LS)。死亡率和出生率先后降至低水平并重新达到平衡,人口增长再次处于静止状态; ⑤减退阶段(Dininishing,D)。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呈现负增长状态。
2、人口转变模式
虽然人口转变总的方向是一致的,但由于各国发展背景不同,演变的过程各有特点,可以划分出具有代表性的人口转变模式。
(1)西北欧模式. 代表了大部分发达国家。最早完成了工业化,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自发性过程,经过1个世纪,完成了人口模式转变。经济增长促进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功能也发生变化,导致出生率和死亡率呈现自然、平稳、缓慢地下降。
(2)日本模式。 日本产业革命较晚。整个19世纪处于高位静止阶段;19世纪末到二战前为早期扩张阶段;二战后进入生育高峰期,人口急剧增长。1948年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出生率急剧下降。20世纪50——70年代,进入后期扩张阶段,80年代进入低位静止阶段;预计2010年进入绝对衰减阶段。转变中采用了人
(3)中国人口转变模式。旧中国处于高位静止的原始型。建国后,死亡率急剧下降,1950——1970处于早期扩张阶段;1970年代,开始计划生育,大幅减低了出生率、而死亡率相对稳定在0.65-0.68‰,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1990年代跨入后期扩张阶段;预计2020年前后计入低位静止阶段;2040年后进入绝对衰减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低,生育控制强烈,内部差异大。
(4)印度模式。1920年代前处于高位静止阶段;此后进入早期扩张阶段;1950——60年代自然增长率仍比较高,达2%,直到1990年代人口自然增长率仍然没有下降的趋势。 生育控制较弱,由于文化传统及特点国情,人口控制实效不大。
五、世界人口增长过程
资料:世界人口数量变化
时间
|
人口数
|
公元前100万年
|
1-2万
|
公元前10万年
|
300万
|
中石器(前1.5万—前9000年 )
|
500-1000万
|
新石器(前9000——前3000年)
|
5000万
|
公元初年
|
2.3-3.0亿
|
1605年
|
5亿
|
1850
|
10亿
|
1930
|
20亿
|
1960
|
30亿
|
1975
|
40亿
|
1987
|
50亿
|
1999
|
60亿
|
1、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
极低的人口密度;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2、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特征
婴儿存活率低;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工业革命与人口增长特征
3、高出生率和低死亡率;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
世界人口增长趋势:世界人口总量仍持续增长。目前,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较高。
六、人口的增长与发展的关系
1、人口理论
(1)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马尔萨斯(1766-1834)在1798年在《人口论及其对未来社会的进步的影响》中,研究了土地、粮食与人口的关系。马尔萨斯人口论主要有四个观点:
1)两个公理:食物是人类生活所必须的;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在将来也是如此。2)两个级数:人口在没有阻碍的条件下,是以几何级数增加。而生活资料只能以算术级数增加。前一个量要比后一个量大得多。3)两种抑制:在二者不平衡时,自然规律就强使二者恢复平衡。手段有二:战争、灾荒、瘟疫等,他称其为“积极抑制”;要哪些无力赡养子女的人不要结婚,他称其为“道德抑制”。4)三个命题:人口增加必然要受到生活资料的限制;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始终不渝地增长,除非受到某种有力的抑制;抑制人口增长的力量使现实人口数量与生活资料相平衡。
评价:1)关于粮食按算数级数增长的论断是不正确的;2)抛开了人库增长现象的社会本质,认为人民贫困不是由于社会制度,而是由于人口增长造成的;3)认为解决人口贫困不是通过社会变革,而是仅仅通过节制生育就能达到的。
(2)马克思的人口理论
1)人有二重性,即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2)“过剩人口”原理;3)通过人口自我调节,可以达到两个生产的统一。
(3)适度人口论
19世纪末期在英国学者坎南(E. Cannan )提倡下发展起来的,其代表著作有法国学者索维的《人口通论》等。
认为适度人口是较为理想的人口规模。适度人口理论致力于追求一定资源、技术水平和资本设备条件下使商品和劳动实际收入最高的一定数量的人口。即处于“人口过剩”和“人口不足”之间的理想人口状态。
适度人口有经济适度人口和实力适度人口之区别,前者指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达到最高生活水平的人口;后者指一个国家达到最大实力的人口。适度人口对于解剖某个区域的人口过剩状况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制定国家人口战略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人口容量
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即人口承载量,指地球及其某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人口容量的大小取决于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第二节 人口构成
一、人口构成
1、人口构成
指一定地区,一定时点的人口系统内部各因素的结构及其比例关系。
研究其有助于揭示人口构成规律,为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口构成体系,制订有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如为产业开发、区域开发规划等提供依据。
2.人口构成的分类
根据人口构成因素的特点和性质,人口构成可以归纳为人口自然构成、人口社会经济构成、人口质量构成和人口的地域构成等几类。
?(1)人口的自然构成,按照人口的自然特征划分,反映人口的自然属性,包括性别、年龄、人种等。变化较为缓慢、稳定持续时间长。
?(2)人口的经济构成,按照人口的一定的经济标志将人口划分为不同的组成部分,形成的人口结构,是人口经济特性的反映。如按照产业、职业、行业、收入等来划分。经济构成主要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分配制度的影响。
?(3)人口的社会构成,按照人口的社会标志将人口划分为不同部分,形成的人口构成。,是人口社会属性的反映,如民族、宗教、文化、婚姻家庭构成等。人口的社会构成会随着随社会的变迁发生变化,如民族、语言的融合,宗教的传播等,会随社会的变迁而变化。
?(4)人口的质量构成,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
人口质量: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群体在德、智、体诸方面特质的总合,主要有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组成。身体素质:指发育是否健全,体质强弱、动作敏捷程度、智力是否正常。文化素质:指一定地域人口群体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水平、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衡量的指标通常有文盲半文盲率、在校大学生比重、受过高等教育者比重、高级知识分子比重等。人口思想素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思想品质和传统习惯等方面。
(5)人口地域构成,按照人口居住的地域标志将人口划分为不同的组,而形成的人口构成。它反映人口的空间分布状况。由于人口的地域构成是人类长期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结果。因此,一般来说,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经济文化发达,交通便利的地方,人口比较稠密;反之,则人口相对稀少。
人口的地域构成主要包括自然地域构成、行政区域构成和城乡构成。
人口自然地域构成:指人口在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 (如山区、平原、丘陵、沿海、岛屿等)的分布状况;人口行政区域构成,指人口在各行政区域(如省、市、自治区等)的分布状况;人口的城乡构成,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与乡村的人口分布状况。
研究人口的地域构成,有利于协调人口及其生存空间的关系,改变人口分布的不合理现象。
二、人口的性别构成
1.定义: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各自所占的比重,即反映男女之间的比例关系。人口的性别构成与人口自身增长、与不同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等有密切关系。
2.衡量指标
(1)性别比:以女子人口为100,计算男性人数对女性人数的百分比,公式如下:
表示两性人口的数量的对比关系。平衡为100,若性别比大于100,表示男性多于女性,反之女性多于男性。总的来说,整体性别比在92(95)---106之间都是正常的。
人口的性别比取决于出生婴儿性别比、男女死亡水平的差异、男女迁移水平的差异、人口的年龄结构等因素。
(2) 性比重:指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在总人口中的百分比,公式如下:
人口性别结构失调,就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将是两性择偶与组织家庭发生困难,进而引发其它社会方面的问题。
三、人口年龄构成
1.定义: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间各个年龄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
通常用各年龄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表示。
人口年龄构成与人口的出生、死亡和迁移等有关,因此分析人口的年龄构成,则可以从中发现人口的出生、死亡和人口迁移的动态过程,预测未来各年龄组人口的发展趋势及其比例关系等。人口构成对人口再生产、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负担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2. 划分年龄层次的方法
在研究人口年龄构成时,可以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划分年龄组。通常划分年龄层次的方法有四种:
(1)基本年龄组。又叫一岁年龄组,即以1岁为组距,不满周岁为0岁组,满1周岁不到2周岁为1岁组,……,依次类推。
(2)常见年龄组。按5岁或10岁为组距将人口进行分组。如按5岁分,则可以划分成:0——4组,5—9组,10——14组, ……。
(3)主要年龄组。采用国际通用的三种主要年龄为界限将人口划分为幼年组(0—14),成年组(15—64),老年组(65岁以上)。
(4) 特殊年龄组。从需要出发,根据人口的各种社会经济特征把人口划分为若干年龄层次。如0岁为婴儿组;1—6岁为学龄前儿童组;男18—60岁、女18—55岁为劳动年龄组;15-49岁(女性)为有生育能力人口组;男22岁、女20岁为法定婚龄组等等。
3.人口年龄构成类型的划分
(1)世界上一般把人口年龄构成类型分为: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三种。
在划分中主要采用老年人口系数、少年人口系数、老少比、年龄中位数等指标。
1)老年人口系数:是指老年人在某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世界卫生组织(WTO)对老年人年龄的划分有两个标准:在发达国家将65岁以上的人群定义为老年人,而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太地区)则将60岁以上的人群称为老年人。
2)少年人口系数:指少年儿童(0-14岁)占总人口的比重。
3)老少比:老年人口与少年儿童人口之比率。
4)人口中位数:将总人口按年龄排列,把人口总数分成上下两等份的年龄值。
一半人口在年龄中位数以上,一半人口在年龄中位数以下,所以,年龄中位数的上升或下降可以清楚地反映总人口中年龄较长的人口所占比例的变动情况。它是度量人口年龄结构的常用指标,也是度量人口老龄化的基本指标之一,如果人口年龄中位数提高了,则人口一般出现老龄化,如果降低了,则一般为人口年轻化。
人口年龄构成类型的划分
|
老年人口系数/%
|
少年人口系数/%
|
老少比%
|
年龄中位数/岁
|
年轻人口型
成年人口型
老年人口型
|
5以下
5—10
10以上
|
40以上
30—40
30以下
|
15以下
15—30
30以上
|
20以下
20——30
30以上
|
(2)人口年龄类
1)年轻人口型:呈“山”字型,年轻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大,未来育龄人群大,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增长速度快。青年人的抚养、教育、就业和住宅等问题严重。又称为扩张型。
2)成年型:各年龄组人数差别不大,只是在高龄部分人数急剧减少,呈“钟”型。表明未来人口数量变化不大。又称稳定型。
3)老年型:中年以上人口占的比重大,下窄上宽,呈“瓮坛”型。未来育龄组人群小,出生率低,死亡率高,未来人口增长缓慢,乃至停滞。又称收缩型。
老年型人口年龄构成在未来会面临问题一些问题,如老年人的照顾、赡养、医疗问题,年轻人负担重。
4、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的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
因此按照联合国规定,界定老年型国家或地区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把老年人定位在60岁以上,老年人口系数若大于10%,则为老龄化国家或地区。二是定位在65岁以上,老年人口系数则大于7%。
老龄化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人口的负担问题。对于人口的负担,一般用抚养系数来衡量。
人口抚养系数:是指人口中处于被供养年龄(一般指15岁以下和64岁以上)的人口与处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的比,也被称为年龄抚养比。
如果只计算15岁以下人口与15-64岁人口的比,则该比值称为少儿抚养比;如果只计算64岁以上人口与15-64岁人口的比,则该比值称为老年抚养比。
第三节 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指人口数量的地域差异。
一、人口密度
一般地,对于人口地域分布的度量采用人口密度这一指标。
人口密度:指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人口数。即用每km2居住的平均居民人数来表示,所以又称之为人口算术密度。它掩盖了所计算范围的内部差异。
有时为了真实反映人口分布与自然、资源、经济分布的空间关系,有提出人口土地密度、人口资源密度、人口经济密度等。如在计算人口土地密度时,可用居住面积、耕地面积、农用面积等。
广狭度:指某一区域内人均占有土地面积的大小,即为人口密度的倒数。
二、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及规律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征:
(1)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从全球看,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南半球只占11.5%。北半球也不均衡,集中分布在北纬20o—40o,40o—60o两个纬度带,分别占全球的50%和30%。赤道到北纬20o仅占10 %,北纬60o以上仅占1.5 %。
按地区而言,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四大片地区:亚洲太平洋沿岸地区;南亚;欧洲的大部分;北美洲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地区。这四大区域分布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3。
各洲人口分布,欧洲、亚洲人口密度大,而拉丁美洲、大洋洲人口稀疏。
从国家看,人口大国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巴基斯坦、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亚。
(2)人口分布的临海性
由于大陆间海洋联系增强,使沿海地区成为海外原料地和商品市场口岸,同时又是近代大工业和金融资本的密集区,人口也向沿海聚集。
(3)人口分布的低地指向性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一些沿海平原、三角洲等低平的地区。世界人口分布与海拔高度成反比。
(4) 人口分布的城镇指向性
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乡村人口逐渐变为城市人口,乡村地域转变为城镇地域。使城市人口愈来愈多,乡村人口愈来愈少。特别在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正向城市迁移,城市人口比重将进一步提高。
三、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1.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条件直接影响人口分布;二是自然条件通过影响各地的社会经济条件,影响人口分布。
(1) 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气温和降水。 地球的南北极及海拔过高地区,因温度低,不能种植农作物,且易患疾病,因此,不适宜人口大规模定居。热带地区气温过高,农作物病虫害严重,传染病流行,人口分布也不如温带多。其它如干旱的沙漠区,雨水极缺,不宜耕种,惟有河流两岸及沙漠绿洲人口集中。一般来说,除内陆干旱区,高山区外的温带地区,水热条件适于作物生长及人民生活,成为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2)海波高度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
此外,不同地形部位对人口分布也有较大的影响。在高原和山区的山间盆地、谷地、向阳坡地、山麓地带等部位适宜人类居住和发展生产,人口相对集中。
(3)水体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水体影响人口分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人类提供水源;二是提供交通运输条件。 因此水体的性质、分布状况、水资源的保证程度常成为限制人口分布的因素。地球上的人口稠密地区差不多都沿江沿河分布。
(4) 土壤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土壤是发展农业的基本条件之一。不同土壤的肥力和适宜耕作的性能不同。土壤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通过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来体现。一般地,黑土、黑钙土、棕色森林土及冲积土等,最适宜农业耕种,所以,温带地区及三角洲地带,人口最稠密;而盐碱土、沼泽土、灰化土、红壤等土类,较为贫瘠,人口稀疏。
(5)矿产资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采矿中心对人口具有强烈的吸引作用,有时成为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因资源的开发积聚大量人口,如淘金热引起人口的大量迁移。许多地方因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大量人口,而形成城市。但反过来,一些矿产资源型城市,因资源枯竭会使人口骤减,城市衰落。
2. 社会经济条件
(1)社会生产方式影响人口分布。
如史前时代,采集狩猎为主,人口随可食性动植物的分布而迁徙,分布稀疏,流动性大;农业畜牧业发展后,随耕地的扩大,人口的分布范围扩大,人口开始定居于村落,变动小;到工业社会,人口又居住于城市、工商业中心,流动性大,分布格局变化大;后工业社会,城乡差异缩小,人口流动更强,平均人口密度趋于稳定。
(2)生产发展与布局影响人口分布。
如发达的农耕区,人口稠密 ;因其产量高,供养人口多,人口密集;到工业社会人口集中于工业地带、工业城镇。
同样生产发展和布局的不平衡,也会导致人口分布的不平衡。
(3)经济发展水平。
一般地,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分布常比较稠密。如美国东北部,日本的“三湾一海”。
(4)交通运输条件。
一般地,交通沿线人口分布稠密。
(5)其它因素。
如科学技术进步,其可改变或削弱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的迁移和居住的选择性将有所增大。如开发历史,开发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比较稠密。 国家间的政治关系,各国人口经济政策、疆域变动、战争等政治因素,都会影响人口分布。
第四节 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指人们变更住所(或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人口流动:泛指人们为了某种原因,离开自己的居住地,定居地可不变更。如购物、郊游、度假等。人口迁移是长期的、永久性的以及变更户籍的,而人口流动是短期的、暂时的以及不变更户籍的。因此,人口迁移是人口流动的一种形式。
一、世界人口的迁移概况
1.近代社会以前的人口迁移(中世纪结束之前)
近代社会以前人口迁移的社会是以农业为主,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商品交换不发达,地区间联系少。交通落后,海洋、高山、沙漠成为人口移动的障碍。因此,人口迁移规模小,迁移仅在相对独立的大的地理单元内进行。如欧亚大陆上的游牧民族的迁移。
2.近代社会人口迁移
近代社会人口迁移,则是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和开发,资本主义兴起,交通工具的进步,人口迁移规模扩大,、长距离跨洋迁移增多。这一时期主要路径有:
(1) 欧洲人向新大陆、非洲南部、澳大利亚等地迁移。
(2)非洲人口作为奴隶被贩运到南北美洲。
(3)亚洲人口的迁移热潮。
3.现代人口的迁移
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规模更大。当代国际人口迁移特点:
(1)世界性国际人口迁移高潮接近尾声;
(2)外籍劳工逐渐成为国际人口移动的主要形式;
(3)国际难民数量增多,持续时间长 ;
(4)发展中国家智力外流引起世界广泛关注 ;
(5)农村向城市迁移。
其他,如生存条件差的地区向生存条件好的地区迁移等。
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以经济性原因为主,其次有社会性、政治性原因。
二、人口迁移类型
1.根据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分
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2.按移民在迁入区定居时间的长短分
永久性迁移、定期迁移、周期性迁移、季节迁移、临时性迁移
3.按有无组织和计划性分
有组织移民、自发移民
4.根据迁移人口的数量分
集团迁移、个人迁移
三、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自然环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自然生态环境的地域差异也是引起人口从一地迁向另一地的重要原因。
一般地,人类总是移居到自然环境比较优越,自然条件比较丰富的地区。
此外,各种自然灾害会造成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2.经济因素
各国及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构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1)通常,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迁入率较高,经济落后的地区迁出率高。
2)生产布局的变化和新区的开发常常使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的流量和流向发生变化。如大型生产项目的兴起和新区开发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事业成功的机遇,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3)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影响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的距离和规模与交通工具的发展与布局有很大的关系。
3.社会文化因素
1)文化教育因素 。 一般地,人们为了自己或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总是从文化水平低、教育设施落后的地区迁往文化教育的中心地区。迁入地区也愿意接受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人。
2)政治因素。如政府通过经济和人口政策限制和鼓励人口迁移。
3)宗教活动。如宗教朝觐,宗教战争,宗教迫害等引起的人口迁移。
四、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人口迁移改变了区域人口分布和人口构成
2.人口迁移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3.移民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4.人口迁移促进了种族、民族的同化和融合
第五节 人口移动的理论与模式
一、拉文斯坦迁移法则
英国人口统计学家拉文斯坦(E.G. Revenstein)提出7条迁移法则,分别是:
(1) 大部分的移民是短距离迁移,大都市的人口增长主要是人口迁移结果;
(2) 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它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
(3) 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
(4) 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迁移性 (与作者所处时代有关);
(5) 短距离迁移女性居多,长距离迁移男性居多;
(6) 大部分移民是年青人;
(7) 主要从农业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迁移的动机以经济为主;
迁移的发生率与源地、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二、引力模型
(1) 美国社会学家吉佛1946年提出的模型:
公式的含义:两地人口迁移总数与两地人口数的乘积成正比,与距离的a次方成反比。 这个模型把阻碍两地之间人口迁移因素简化到最简单的地步,使两地间人口迁移可以用3个指标描述,并由定性描述转向定量研究。
(2) 美国人口学家罗理提出的模型:
模型的含义:人口迁移的主流方向是:从农业劳动力较多的地区流向农业劳动力较少的地区;从工资低的地区流向工资高的地区。
三、“推—拉”理论
“推—拉”理论主要是着眼于人口迁移的原因的分析,它认为迁出地必有种种消极因素形成“推力”把当地居民推出原居住地;而迁入地必有积极因素形成拉力把外地居民吸引进来。
迁出地的推力因素主要有:迁出地有自然资源枯竭、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村劳动力过剩(失业率高)、经济收入水平低,生活条件差等;
迁入地的拉力因素主要有:迁入地有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文化设施、交通条件、较高的工资收入、较好的生活水平、较好的受教育机会等;
当然,迁出地也有引力,如家人团聚的欢乐、熟悉的社区环境、长期形成的社交网络等;迁入地也有排斥力,如竞争激烈、单身生活的苦恼、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等。
总之,迁移者总是在两地的积极因素、消极因素之间进行比较、权衡,从而作出是否迁移的抉择。
本模型解释人口迁移是由于各种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社会学理论,有别于单纯从经济因素出发解释人口的迁移,相对比较贴切。
四、流转理论
美国地理学家泽林斯基1971年提出。他认为人口迁移与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有密切关系。他把人口迁移和人口转变理论结合起来,从历史的角度把人口迁移划分成五个阶段,并对其特点作了分析;
第一阶段,传统社会时期。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人口自然增长缓慢,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率很低;
第二阶段,早期转型工业社会时期。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迅速增多,出现大规模由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
第三阶段,晚期转型工业社会时期。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城市间迁移和其他来回迁移增多;
第四阶段,发达的后工业社会时期。人口的低死亡率和低生育率,国际人口迁移增加,文化交流和商业活动引起的周期性人口迁移和流动增加;
第五阶段,未来超先进社会时期。是一个尚未形成的未来社会,人口迁移的非经济成分增大,大多数迁移是在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发生,类似旅游流动的人口迁移大量增加。
五、人口迁移的选择性
人口迁移具有鲜明的选择性,即一部分人群较另一部分人群有更大的迁移倾向;移民对迁移流向、距离和区域的决定是经过选择的、而非随机的。
1)性别与迁移:经济性迁移、远距离迁移、新区开发的迁移中表现出男性优势。因两性社会经济职能的差异、历史原因、生理因素造成女性较多的处于从属或依附地位,只在家庭性迁移女性为主。
2)年龄与迁移:少年儿童,处于从属地位,一般不能自己决定迁移,即使亲属发生了迁移,也会因其不易适应环境而暂留原住地,因此迁移率低;青年期,学习、就业、结婚、成家都会成为迁移的原因,是人生所有阶段中迁移率最高的。30岁后,由于工作、生活渐趋稳定,加上生儿育女,赡养老人,迁移率迅速减少。老年期,因退休退职、投亲靠友,迁移活动有所增加。
3)文化程度与迁移:人口迁移率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因文化程度高,学习、就业机会多,有更多的选择,也视野开阔、对外界了解多、富有进取精神。
4)人口迁移流向选择的相对集中性:人口迁移具有某些特定的迁入目的地和迁出来源地。
此外,人口迁移具有“近邻优先”的特点。
复习思考题:
1.简述农业革命之前、农业革命期间、工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的特点。
2.概述现在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3.简述马尔萨斯人口论的主要观点,并作简要评价。
4.人口的空间移动有什么社会经济意义?
5.现代国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
6.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7.适度人口的确定方法是什么?我国适度人口规模应为多少?如何达到该规模?
8.试述布莱克“五阶段”模式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其借鉴意义。
9.世界人口分布的总体特点是什么?举例加以说明。
10.论述拉文斯坦人口迁移法则及其核心论点,并举例说明。
11.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12.名词解释:自然增长率、年龄别生育率、总和生育率、人口构成、性别比、老龄化、抚养系数、适度人口、人口密度、人口迁移、人口分布、人口容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