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选择: 产品分类一 产品分类二 产品分类三 产品分类四 产品分类五
FT: 谨防来自中国的“美元雪崩”
作者:佚名    所属栏目:【产品分类二】    时间:2023-08-04

人民币汇率到6.7接近6.6如果是外汇炒家可以放空了,这就是央行所说的不要賭人民币单方向贬值,央行已经大放水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资本市场都预计人民币兑美元贬值,但央行告诉你就是贬值也是我说的算,不是单项贬值是波动贬值区间,因为人民币特殊性在国际市场的流通范围很小,外汇炒家手里没人民币,手里没人民币怎么把人民币砸下来?做空人民币需要手里有人民币,而央行有大数据,国际炒家手里有多少人民币,央行一清二楚,你单方向放空人民币,央行在国际资本市场一买入,人民币就暴涨,空头都是加了10倍100倍的杠杆,一止损清仓人民币就继续涨,看这个涨势明显是很多空头爆仓!逼进6.6就可以做空了,因为今年大放水保外贸,人民币不可能涨回6.4以上,会在6.6到7.0这样的箱体维持不规则运动。

日元四月份才突破在125设下的黑田防线,现在就破了140。

欧元则在反复挣扎之后跌破平价,到达0.99。欧洲一体化的最高成就在这一刻被美元踩在脚下。

英镑也不甘“落后”。汇率连创近40年来新低,甚至1992年的英镑危机都不能与之相比。曾经的霸权货币荣耀象抹布一样被扔进墙角。

而人民币也跌破6.9,超着破7前进。

与此同时,美元指数站上110,创下20年新高。

显然,这不是世界各国自己的危机,而是美国的危机成本要分摊给全世界,是美国的内部危机外溢到全世界。

唯一例外的是俄罗斯。

卢布不但扭转了2月24日俄乌冲突以来丢失的阵地,而且较危机前水平升值了20%!

但俄罗斯也只是汇率例外,内部经济却过得并不容易。

所以比较来看,美俄都是内部问题严峻,外部强势;日欧是内外部问题都严峻;而中国则是在他们的中间,汇率压力居于美俄和日欧之间,内外部相对他们更均衡一些。

说实话这就是一个比耐力,打持久战的时代。

未来属于活得久的,不属于力气大的。

所以,现在对我们来说,俄乌冲突之后的环境变化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坏消息是强势美元在通过汇率向我们境内传导危机;

好消息是国际格局的主要矛盾再次变成了美俄矛盾,中美矛盾退居其次,外部压力出现软化。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

当然是抓住时机优先处理内部矛盾。

监管单位则要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而央行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就是在创造稳定的汇率条件,保护内部经济不要受到外部环境大幅波动的冲击。


塔哥FRM的公众号

英镑跌15%可以,欧元跌20%可以,日元跌30%也没问题。

人民币跌12%,不行啦,你国要完啦。

目前,美元兑日元145年初是115,美元兑欧元1.018年初0.88,美元兑英镑0.89年初0.73。美元兑人民币7.08年初6.36。

2020年初,美元兑日元102,兑欧元0.85,兑英镑0.75,兑人民币7。

你们不是想让中国完蛋吗,得先日本欧盟英国完蛋,然后中国和美国进入跑毒决赛圈看谁先死。

等人民币完成国际化,你美元往死里加息都没关系,就现在来看,第一,中国大宗能源贸易已经往人民币结算转变。第二,中国产品正在以更高端的形式进入全球市场,挤压欧美日。第三,中国的基建输出也是人民币形式。第四,中国领导的亚投行一带一路正在影响着东盟和东亚的支付生态。

还是得感谢美帝啊,没有美帝撺掇俄乌战争,根本不可能如此顺利的推进中俄人民币结算,现在连天然气都开始用人民币了,伊朗委内瑞拉表示加大力度。没有美国的霸道行为,东盟也不可能如此快的拜码头,什么亚投行,一带一路,recp,无一不是美国把人往我们这边推的结果。

大放水是什么意思?

美元不靠谱随时有崩盘的迹象是什么意思?

关于以上这两个疑问。

有两点需要强调一下。

1。缩表还在继续,而且并没有要停止的意思。

2。加息还在继续,且美联储强调了,由于加息放缓导致了市场的松懈,这是他们不希望看到的。加息还会持续,且之后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保持。而不是市场以为的加息之后立刻就降息。

结合以上两点来看,完全看不出任何有想要放水,或者纵容市场走向崩盘的迹象。

倒是现在市场本身开始放松警惕了。

资金又开始流动了起来这样的流动性使得北美的房价物价仍旧在被不断推高。

现在才区区半年,房市又热了起来,股市也涨了起来,这样不好,应该把钱存到银行去。

你现在跑来问钱应该怎么用保值,你还想搞投资,你还想买房,买股,买基金,买期货,买买买。

美联储不喜欢你这样,他希望你不要用你的钱买买买,他希望你把钱都存到银行里去,不要用它来制造流动性。这样才符合他的预期。

如果你不把钱存在银行里,还总拿出来花,用来投资,让你的钱继续在市场上制造流动性的话。

美联储说的很不客气了,它已经警告你了,说你这样的行为。会导致他们决定加强加息缩表的力度,以此来迫使你把钱存到银行里不要花。

所以说你别指望他们会给你放水了,不可能的。

美联储喊你把钱存在银行里去不要乱花,不要用钱,不要让你的钱在市场上流通,不是闹着玩的,是认真的。

你还敢想钱该怎么用的事情,我劝你想都不要想。

现在美股开始反弹了,房价又开始上涨了,这些都是不对的,它们都应该继续跌才对!

你的任何投资行为都应该使你亏损才对!

黄金,目前看起来最保值的资产还是黄金。2023年,房子,股票,理财都不如黄金靠谱。

然后很多人都在说2023年经济大衰退,那我们应该要去投资黄金避险吗?

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大家还记得2012年中国大妈战胜华尔街巨鳄的报道吗?2011年9月,黄金最高涨到1900美元一盎司,不过那些华尔街的金融巨鳄们想推高美元的价值,就利用手里的资金做空黄金,之后黄金的价格就迎来连续的几次下跌,一直跌到1500美元附近。

然后很多所谓的经济学的大V和股市玩票的就跳出来告诉大家,看看1500这个支撑线,每次跌到里的时候都会反弹,所以大家就可以在下一次跌到1500的时候去抄底了!

于是中国内地的大妈们似乎看到了暴富的机会,于是不停去菜百啊,城隍庙啊这些卖黄金的店去扫货,扫了几顿的黄金,结果在2012年的10月,黄金的价格真的推上去了,涨到了1800美金/盎司左右。

于是当时的很多主流媒体就开始用大字的标题报道“中国大妈打败了华尔街巨鳄!”。

然后很多人都感到很痛快啊,因为这些金融巨鳄一直扮演着一个很邪恶角色,就是他们在08年搞垮了全球的经济,当大家都以为用钱真的可以砸死这些金融巨鳄的时候,这些金融巨鳄就出来收割了!

直接推高美元的价值,让黄金的价格直接跌回1500。

2013年2月到4月期间,黄金的价格一直在1500这个专家所谓的支撑位徘徊,那些大妈们又去扫货了。

结果在4月12号这天,黄金的价格迎来一次超大幅度的大跌,从1500跌到最低1400左右,一天跌穿了所谓的支撑线,这还不够,在接下来的第二天更跌到了1300美元,随后的一个月,金融巨鳄又停止操作,为的就是让这些母亲交出他们最后的筹码

直到5月10号,从这一天起黄金就一直跌,在2015年的时候,最低到达过1000美元的价格,从1900跌到了1000,没了将近50%。

而那段时间,正好赶上中国的阶段性牛市,A股从1850点涨到了2015年5月的5100点,很多股票都翻了好几倍,如果你那段时间你没有买黄金,而是买了股票,你闭着眼都能赚到钱,比投资黄金好多了。

所以黄金这种特殊的大宗商品,你永远都不要想着跟这个市场作对,跟这些金融巨鳄作对,因为他们的实力深不见底。

对于黄金,股神巴菲特也说过,他认为黄金本身是一个不产生任何股息的实物投资品,意思就是你持有黄金,但是黄金自己不会生儿子,不像股票一样能够派息分红,要想从黄金上赚钱,你只能通过黄金价格的涨跌来为你带来收益。

它不像你把钱放在银行会有利息,你把钱买债券会有债息,你把钱投股票会有分红,你把钱买房子可以通过出租来获得房租收益。

黄金它没有任何的为你带来被动收入的方式,就是你买了以后放着,过了几年这块黄金依然是这块黄金,它不为你生儿子,你躺着也不能退休。

既然投资黄金的收益就是通过它价格的涨跌获得的,那么黄金的价格到底跟什么相关呢?

黄金首先是商品,是商品,价格就遵循供求关系。

我们先来看看现在世界上现存有多少黄金,然后每年又能增加多少供给。

根据目前已知的数据估计,历史上已开采大约197,576吨黄金,其中约三分之二在1950年后开采。由于黄金基本上不可毁坏,因此所有黄金仍然以某种形式存在于世界上。

这些被开采出来的黄金,有50%被做成了首饰,20%被私人储存(包括黄金ETF储备的实物金),17%被各国央行这样的官方机构储存,还有13%被用于科研,工业等领域。

这里普及一个黄金工业领域应用的冷知识,其实老款的电视和手机里,集成电路的部分都是含有少量黄金的。

比如说海信老款电视机芯片,三极管、二极管和集成电路中都含有金,这些金子是起码五个9的高纯度金线,用来连接元器件内部的芯片和引脚。

老款手机主板上也使用了黄金,不过这些都是镀金,薄薄的一层,每1000个手机大约可以回收50克的黄金和400克的白银。

人类现存已经开采出来的黄金总存量超过了19万吨,现在平均每年新开采的黄金产量4545吨,所以黄金年产量相当于总存量的2.3%。

黄金每年2.3%的增量,对目前的存量市场的影响是很小的,短期内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那么去年我们增加了多少黄金的供给呢?

《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数据如下:2022年全球黄金年度总供应量增加2%,达到4,755吨,四季度总供应1,217吨,同比下滑1%。

先记住2022年供给的数字,接下来再看看黄金的需求

2022年全球黄金需求总量(不含场外交易)4,741吨,四季度1,337吨的需求量创下新高。

然后我们细分的再看下合计占到黄金需求85%以上的首饰,央行储备,和私人储备的需求量。

2022年全球金饰消费稍显疲软,小幅下降3%至2,086吨;四季度金饰消费629吨,同比下滑13%。

2022年全球央行购金量累计达到1,136吨,创55年以来纪录新高;四季度全球央行购金量达417吨,是连续第二个季度处于高位。

2022年私人储备总需求增长2%至1,217吨,四季度私人储备总需求为335吨,同比上升3%。

这里我们从供需关系先来总结一下,2022年全年黄金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达到平衡,四季度供给比需求少了120吨,也就是比需求的9%。

而恰恰黄金价格在去年的前三个季度基本没有涨,四季度涨了接近10%。

在商业领域的大宗商品以及工业品的价格波动,通常情况下,都跟供应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有非常高的相关性。

比如,一个商品的供应短期减少,也许是安全事故造成的产能当掉,也许是环保要求造成的部分产能停产,不管什么原因造成的短期供应减少,比需求减少5%,那么这种商品的价格可能就会上涨20%。

那么去年四季度的黄金价格上涨,是不是就完全可以用供需关系来解释了呢?我们是不是看黄金产量和需求量的数据,就能预测黄金价格了呢?

那肯定不是。

因为黄金这种大宗商品,除了商品的属性。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就是它的金融属性。

金融属性是个什么东西?有几个方面,让我们来一起看下。

一个是,黄金价格跟美元指数有很强的相关性

黄金作为一种以美元计价的资产,从美元信用,或者叫购买力,的角度,当美国经济相对非美经济体走弱时,以美国劳动生产率为代表性指标的增长放缓,导致美元的信用背书或者说是美元的相对购买力下降,那么以美元计价的黄金的价格应该上涨。

从上面这张黄金价格和美元指数的对照图可以看出,整体呈现负相关的关系,但同样存在着短期背离的情况。

第二个是,黄金价格与其他资产收益率水平成反比

黄金作为一种不生息的资产,如果市场利率水平较高,比如债券收益率或者理财产品收益率较高,那么持有黄金是不太划算的,所以金价应该是跟其他资产收益率成反比。

这里我们选择用无风险资产收益率跟金价做对比,因为该收益率可以看作持有黄金的最底线成本。具体采用美国通胀指数国债利率(TIPS)来衡量美国无风险资产收益率的水平。

从上面这张图可以看出,国债利率与黄金价格呈现较为完美的负相关关系,但是用这个指标来预测黄金价格长期趋势更具有参考价值,短期内仅通过利率水平的变动是很难做金价的波动预测的。

另外一个不是反应黄金的金融属性,但是却能够比较准确的预测中周期经济波动的指标,就是金油比

什么是金油比?

金油比是黄金价格与石油价格的比值,即一盎司黄金所能购买原油的数量,在金油比中,原油的波动程度高于黄金,对于金油比比值的影响更为明显。

金油比通常在10-30的范围内波动。金油比一旦超过20并且持续上升到接近30,世界范围内往往都爆发了地缘政治危机或者经济危机。

比如1998年金油比升的背景是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金油比攀升的背景是全球金融危机, 2010年到2011年金油比再次从中低位快速攀升,背景是欧债危机。

2022年9月份,金油比最高点已经达到了20,而2023年1月底的金油比,已经上升到了24。

总结来说,金油比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金油比飙升预示着经济将进入衰退,主要动力还是在原油波动上。

所以,作为同时兼具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的黄金,其价格波动其实是很难被准确预测的,而且由于全球黄金储量基本探明,每年的开采量变化不大,需求量变化也不大,黄金的金融属性反而会大于其商品属性。

而且由于黄金这种商品的价值很高,全球的央行也都需要储备,全球黄金期货交易量也极其巨大,所以价格也是很难被一般的大资金操控,当然,我这里指的是百亿级别的大资金,如果是千亿级别的主权基金,ZF再配合一下,还是完全有可能的

比如全世界最大的黄金期货交易所为例,纽约商品交易所的黄金期货交易分为NYMEX和

COMEX两大分部,2019年,COMEX黄金期货合约成交量高达27.1万吨,成交金额约为12.2万亿美元。

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一些定性分析来预测黄金价格波动的规律。

未来的关键看预期,因为任何一种资产价格的走势更多体现的是未来预期,所以要想判断金价将来走势,投资者需要判断的是上述因素未来是否会给金价提供更多的支撑。

从黄金金融属性看,2023年美国最需要解决的是通胀问题,而且最新一期的非农就业数据也反映了美国经济复苏迹象明显,但是前几年印钱带来的高通胀现在是很大的问题,这代表着美联储会继续加息,加息也代表着,美元将会再次走强,美元强则黄金弱。

而这里,我们最需要判断的是,今年漂亮国ZF到底是要美元指数涨,还是跌?黄金价格会不会被当作主要工具?

主流经济体发行的法币是信用货币,而信用货币的生成基础是债务!你没看错,发行法币是国家在负债,比如漂亮国的总负债限额过去10年已经提高了数十次,现在超过了30万亿美元!

全球GDP总量是96万亿美元,世界黄金总储备量19万吨等于1900亿克,如果恢复金本位,1克黄金承载的GDP是505美元,而黄金价格是现价1克不到70美元。

黄金天然通缩与天然通胀法币正好两个极端,所以黄金价格就被现代金融体系人为压低了。

从黄金商品属性看,投资需求以及央行储备需求或将持续提升,主流经济体国家都在加强储备量。

中国明面可见国家储备量只有3500吨,但中国不出口黄金还每年大量进口黄金,世界大型投行用中国年进口黄金量减去黄金年消费量,计算中国实际黄金储备量是3万吨!

在2022年最后的两个月,央行的黄金储备增持了56.7吨,大概金额是36亿美元多一点。

这个金额相对于外汇储备来说,真是九牛一毛,那为什么不多增加一些呢?

中国有3万亿外汇储备,其中大部分都是美债,美元,欧元这些,少部分黄金,我们也想把这么多的外汇换成黄金,可是换不到啊。

因为没有那么多,2022年全球央行一共才买到了1136吨。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没有卖盘,都是买盘!

买到黄金的央行都存起来了,不往外卖,这是全世界黄金市场最大的问题,也是从黄金的商品属性来看,对于价格最大的支撑。

总结一下,目前的情况是,一方面漂亮国为了超发的美元不贬值,甚至升值,未来用美元低价买入经济陷入困境国家的资产,会打压金价。

另外一方面,由于全球货币都超发,加上一些地缘ZZ风险,各国央行都在持续买入黄金进行储备,这种买入现货的做法会对黄金价格形成有力的支撑。

如果你觉得我的这篇文章对你有一点点帮助,那么【点赞加关注】,就是对我持续创作最大的支持。

现在看来,黄金价格就是这两种力量在博弈,短期美联储的持续加息会压制金价到1800美金每盎司左右,但是如果看6个月以上的趋势,金价一定会突破2000美金每盎司,甚至在12个月以后超过2500美金。

进入2023年之后,美国的债务危机不断上涨,如果美联储再不行动,那么美国很有可能面临债务违约风险。



从去年开始,美国的债务赤字就高达31.3万亿美元,而且这只是公开的数字,因为有美国媒体透露,美国真正的债务总额高达143万亿美元。



不管外媒说的真与假,美国经济确实大不如前,甚至来到了前所未有的债务危机关头。

或许很多人搞不明白,当下美国债务经济模式是如何运作的?

由于美元掌握了“霸权优势”,以至于美国可以向全球发售美国国债,才能抵消美国当下的经济困局。

但问题是别人买才行,如果大家都不买,意味着美国债务经济没有全球流动性,那么美元“霸权”也就失去了优势,那届时“美金”也会变成“绿纸”一张。



同时美国也担心持有美债其他国家会大幅度抛售美债,特别是那些拥有万亿级美债级别的买家,这会导致美国债务经济模式陷入僵局。

特别是21世纪后,手持美债的国家也在不断抛售,中国和日本作为万亿级别的美国国债国家已经在不断抛售,而英国手上仅剩6000多亿,瑞士剩下2900亿,印度2000亿,沙特1147亿,德国900亿,而俄罗斯更是全盘清仓。



从今天的情况来看,美国也是非常担心日本和中国会大幅度抛售美债。有外媒表示:如果拜登真的惹恼中国了,到时候中国直接抛售美债,那美国经济怎么办?

其实外媒的感慨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从去年开始,日本就已经接二连三抛售美债,累计抛售规模高达935亿美元。



同样,我国也是如此。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持有美债总额已经降到了9808亿,这也是从2010年以来,首次持有美债降到了万亿级。也就是说,今天仅有日本持有万亿美债。

而俄罗斯和土耳其更是清空了美国国债,要知道在之前,俄罗斯可是美债的前十大持有者之一。



当然了,也有经济专家表示:当一个国家不再持有美债的时候,另外一个持有国可以继续购买。但问题是,就目前美国的信用来看,谁还愿意去购买?或者说,谁还愿意去相信一个言而无信的“战争贩子”?

再说了,随着美元信用不下降,美国通货膨胀不断上涨,那么美国再无法应对通胀的时候,全球各国必定会加剧抛售美债,到那个时候美国经济就更“寒冷了”。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就明白了,如果把美国当下这30多万亿美债平均划分到每一个美国人的头诉,意味着每个人需要承担9.3万美元的负债,就算是月供1000美元,那也要90年才能还完……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连美联储自己也在大量抛售美债。进入2023年之后,美联储资产负债从去年4月份减少了4580亿美元,而且过去一个月时间,美联储就减少了570亿,要知道上限才600亿。

所以不难发现,美联储自己都已经顶不住了,他们也不想为自己的债务买单,只想甩锅。



对此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专家也预测:未来中国或许会大幅度抛售美债,规模超过7000亿。

而美国金融专家达利澳分析:不排除中国接下来会有大幅度抛售美债的可能性。

而值得一提的是,今天的中国在不断增加黄金储备,从去年开始,中国就联想三个月增加了77吨黄金,这背后也不难发现中国做出了下一步打算。



美国那强盗行为终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而拜登还要执意大搞“贸易脱钩”,搞科技封锁,这背后的代价就应该让美国佬自己承受。

今天很多美国企业也是苦不堪言,毕竟失去了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已经面临产品堆积,营收下滑,市值蒸发,甚至美国还掀起了一场科技领域的“裁员潮”,毕竟企业营收达不到预期,只能开源节流。



面对这一局面,美国财长耶伦也开始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开始转变风向跟中国示好,甚至发出了访华请求。

不管怎么说,美国当下已经自身难保,如果还要执意大搞贸易脱钩和科技封锁,那么最终只会撞到南墙,碰的眼青鼻肿。

不管是发射次数还是入轨载荷,spacex都是“半壁江山”级别的。有几点值得关注:

1、发射次数入轨载荷是两个必须参考的重要指标,不能仅看其中一个。

其中,美国2022年总共进行了87次发射任务,占全球发射总量的46.8%,发射成功率96.6%,发射次数位居世界第一。这87次发射任务中成功84次,共计将793吨载荷送入太空,入轨载荷总重量在全球约占77%。

美国这87次发射任务,有61次是由SpaceX贡献的,SpaceX的发射次数约占美国年度总发射量的70%,发射成功率100%。SpaceX 2022年总共将695吨的有效载荷送入了太空,约占美国年度总入轨载荷重量的87.6%。SpaceX 2022年累计发射卫星数量超过2000颗,其中大部分为“星链”卫星。
中国2022年总共进行了64次发射任务,占全球的34.4%,发射次数位居世界第二。成功62次,发射成功率96.9%。其中两次失败的发射任务均来自民营航天,分别是星际荣耀的“双曲线一号”以及蓝箭航天的“朱雀二号”火箭。中国2022年共计将225吨载荷送入太空,入轨载荷总重量约占全球的21%。(转自科学探索菌)

美国87次发射,用46.8%的次数发射了77%的载荷!!我们用34.4%的次数发射了21%的载荷。

一方面确实是因为有些火箭的运力有限。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们在大载荷火箭方面仍需加强研发,期待胖五的大量发射,长9的尽快首飞。

2、商业航天的发展比例,这个受很多因素影响,我们商业航天发展依旧有限。

美国商业航天龙头企业SpaceX,2022年通过61次是总共将695吨的有效载荷送入了太空。

中国一共64次,长征就占了53次。民企的商业航天数量很少。而且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长征也有用于商业航天发射的很多次,比如发射的的吉林星座,给其他商业航天卫星企业发射的卫星。但因为集团的归属性质,一味的将其全部归与非商业航天发射也不太妥。

要知道,因为国家队和商业航天企业的运作模式完全不一样(国家队自己发射自己的卫星,取决于规划,所以数量往往有限,商业航天企业只要有用户愿意花钱,那限制他的因素也就是发射位排队和自己火箭的制造速度,打的卫星可以不是他的啊),所以不能用商业航天企业的发射次数和某个国家的发射次数相比较的。

尽管如此,和spacex的发射相比,也还是查了太多了。近700吨的载荷仍旧值得我们深思,如果以后竞争加剧,我们能否在国际市场直面spacex。

对商业航天感兴趣可以了解下

商业航天

3、关于2023年,,spacex的火箭质量决定了他发射次数不需要太多,载荷就能很多。

猎鹰9号重型猎鹰的载荷都挺高的。今年开始spacex要发射第二代星链卫星,这个卫星比之前的一代质量就高很多。“星链”1.0卫星重260千克,而下一代“星链”卫星更大,“星链”2.0卫星,新一代卫星长7米,重约1.25吨。

加上去年spacex已经把相当一部分发射已经预定出去了。夸下海口说发送80%的载荷,其实也没那么夸张,22年折算就67%了。。他自己疯狂打星链卫星,占比就蹭蹭蹭往上涨。星链2.0哪怕今年只打500颗,加上其他发射,稳定超过了22年不成问题。

80%的估计真不算太高。很有可能是根据发射排期的具体核算,并不夸张。


所以,这个估值还可以。

另外,这是不是暗示,星舰2023年没戏??

没错,又要写美元干坏事了,关键是不写不行,如果说之前没露马脚,那现在美元“锋芒不露”,不遗余力地进攻中国金融市场。



从昨天到今天华尔街连续出了三招:

首先香港股市暴跌,恒指跌幅已经比拟08年金融危机,以此连累中国内地市场,昨天海外投资者周一通过与香港的交易联系净卖出了179亿元人民币的内地股票。

注意这个很不同寻常,自从2016年底深港通开始以后,外国投资者到目前为止年内累计首次出现净卖出。

紧接在对冲基金开始在美国搞中概股,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暴跌14%,抹去930美元市值,要知道这个指数代表中国在美上市所有公司的主力。

数据显示,10月美国对冲基金是中概股的主要卖家,今年已经卖了160亿美元,有意思的是这个时候摩根大通开始呼吁购买中国内地股票。

到今日,人民币汇率再度迎来历史性时刻,在岸汇率跌破7.30,紧随离岸走势,这个水平相当于2008年1月,说到离岸汇率更是夸张目前已经跌破7.34,相比于年初下跌超过1万点。



眼睁睁看着美元搞事情,我们不可能无动于衷,今天再出重拳,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至1.25,以前是1。

这个属于金融词汇,具体算法相对复杂一些,我们直接说表示的意思,即允许企业更多地在海外拿钱,当然也包括信贷。

做这个有什么用的,可以极大地稳住人民币汇率,这段时间人民币的贬值有点不对劲,美元几乎没怎么升值,人民币汇率却在不停的创新低。

这个是怎么回事呢,就是美国舆论在作恶,诋毁中国经济,认为“未来中国不如美国”,表现在市场就是美债收益率比中国的要高,金融上称为倒挂。

反正就是说长远来看,美国利用全球媒体优势创造这种金融氛围,然后诱导资本从中国流入美国。

然后这个时候我们争锋相对,让境内企业多从外部拿钱,融资也没关系,一方面可以让国内的美元多一些,缓解一下买美元卖人民币的压力,防止带节奏的出现,你买美元我也买,那么人民币就会越卖越凶,贬值也会加重。

再有美元进来以后都换成了人民币,进一步增加了人民币供给,盘活国内资本市场,尤其是现金不多的领域。



现有迹象表明,美国要完成两个目标,外国资本流入,这些钱想方设法留在美国,耶伦甚至都说美国财政部可能要买美国国债,概率最大的是20期。

一方面解决了美国国债“积压”问题,另外有了政府抛砖引玉,流入资本源源不断买美债。

再有一个,美国自己的钱干什么呢,去各种收购或购买被压得超低的资产,摩根大通说要买中国股票不就是想来抄底么。

别的不是,美国想要在国内市场搞事情,我们得齐心,不管是那个渠道来投资股市、债市等等,无非是超低价买,超高价卖,前一个来说,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就有这么一层意思。

例如今年你们看到的回购股票操作,很多时候这是件好事,但大部分上市企业没那么多现金流,所以要融钱,再次把力度扩大,就是国内融不到你可以去国外,国外融到的可以融的更多。



后一个你可以不和他较量,但也不上当,不要像08年、15年一样,动不动上去接盘,就和没见过钱一样。

话又说回来,似乎这个不容做到,不说别的,自己什么水平一清二楚,所以每次不管是写货币还是写其他题材,有一个观点一直没变,普通老百姓根本不适合在金融圈瞎混,因为混不出名堂。

看到金融时报近日的一篇文章,特别关注和讨论中国过去几年来理应大幅累积却从央行外储账面上消失不见的巨额美元。

可以结合昨天我关于人民币走势的回答的一个补充。

为什么最近人民币快速贬值?

该文正确的观察到了中国激增的贸易顺差可能带来的天量美元累积,据不同的估计,其央行外储之外的规模可能在1.7万亿到3万亿美元之间。而我认为实际规模可能依然被低估了。原因在于我国顺差统计口径并不透露进出口所使用的货币种类。价值8000亿美元的顺差由于其中数千亿美元价值的进口可能使用了人民币支付,实际产生的美元结余甚至可能超过万亿美元,这些金额沉淀在各种各样的企业账户上。

由于资本管制,这些超万亿美元的中资企业银行账户上的美元存款绝大部分并不能用于短期金融投资和投机活动。除非这些企业要在境外进行大规模绿地投资或者股权收购,否则最终还是需要兑换回人民币以支付国内成本、债务或者进行资本支出。

以下为正文。


Brad Setser的论文关于中国如何在当地商业银行和其他半国营实体中存放价值近3万亿美元的非官方货币储备,自然引起了很多关注。

毕竟,这些“影子储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其规模比世界第二大储备国日本的正式储备还要多。它几乎是挪威主权财富基金资产的三倍。

Eurizon SLJ 的 Stephen Jen 和 Joana Freire 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还指出,中国企业最近一直在囤积美元:其美元存款从 2019 年底的 7580 亿美元增加到目前的 9120 亿美元。

但他们也认为,考虑到该时期的国际收支平衡,这低估了美元囤积。他们认为中国的这种美元囤积总额为2万亿美元,并估计中国企业的美元存款现在实际上接近1.78万亿美元(其中约一半存放在中国的各家银行的账户中)。

他们警告说:“新雪继续积聚,增加了有一天发生雪崩的风险。”

中国企业继续囤积美元。中国实体持有的美元总存量持续上升。目前,美元的高利差似乎对中国实体具有吸引力,但这种结构从根本上来说是不稳定的。美联储的预期降息和/或中国经济的重新加速可能会导致美元兑人民币急剧下跌,因为中国的企业财务主管争先恐后地出售他们不需要的美元。我们认为这是 2023 年下半年的主要风险。

Jen 和 Freire 认为,导致“太大而不稳定”的美元过剩成为雪崩的三个潜在诱因。

触发点1:美联储今年晚些时候转向鸽派。我们认为美联储仍落后于通胀曲线。核心 CPI 应该很快会随着总体 CPI 的下降而下降,因为没有明显的理由说明情况不应如此。左下图显示了自 1958 年以来的总体 CPI 和核心 CPI。仔细观察这张图表,人们很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此期间的任何时候,美国的核心通胀率都领先于总体通胀率。右下图显示了总体 CPI 和核心 CPI 的 5 年滚动相关性。
人们可以看到,每当美国通胀因冲击而上升时(1960 年代末由于减税导致需求强劲增长,1970 年代初由于沙特原油禁运,以及 1970 年代末由于减税和伊朗伊斯兰革命),无论是在通胀飙升还是在通胀正常化时,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都接近 1。尤其是,目前还不清楚如此大规模和急剧的加息对于推高美国抵押贷款利息成本以及随后的租金起到了多大作用。据估计,住房成本占核心 CPI 同比通胀的 61%。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核心通胀是否会因为美联储加息而显得粘性,进而提高抵押贷款利率?我们认为,美联储对核心通胀粘性的担忧可能是错误的。
触发点2.对中国信心的恢复。由于房地产占家庭财富的 80%,中国政府允许的房地产市场性质和动态的剧烈变化将严重削弱中国家庭的消费能力和意愿,对整个经济产生逻辑以及投资者的预期产生影响。然而,6月16日,国务院宣布采取新的刺激措施,确保中国实现全年5.0%的增长目标,。这对中国的普遍信心的预期恢复将对中国股市、中国债券收益率和人民币产生积极影响。与此同时,更好的经济前景也应该会吸引中国生产商和出口商利用囤积的美元存款进行资本支出。
触发因素 3. 美国/全球服务需求正常化。大流行期间,美国和世界对商品的需求激增,而对服务的需求则因封锁而减少。然而,经济重新开放后,对服务和商品的相对需求发生了变化。这在美国尤其明显,目前美国对服务的相对需求明显强于对商品的需求。服务业通胀相对于商品通胀也相应飙升。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美国、意大利和希腊等以服务业为中心的经济体的表现优于中国和德国等商品密集型经济体。这很好地解释了我们在全球经济中看到的一些二分法,但在我们看来,这种情况不会持续下去:如果一个人因为没有去过迪士尼世界而感到迫切需要去那里,他们不太可能连续三年去迪士尼“弥补失去的时间”。更有可能的是,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正常化回到大流行前的正常水平,从而允许触发因素 1 和 2。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耀世动态 耀世注册 耀世登录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567      手机:13800000000
E-mail:admin@youweb.com      联系人:张生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Copyright © 2012-2018 耀世娱乐-耀世注册登录官方入口 版权所有      琼ICP备xxxxxxxx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

平台注册入口